聚酯土工格栅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以及使用寿命
由于软土的抗剪强度较低,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侧向滑动或较大沉降,从而导致路基损坏。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强度合适的聚酯土工格栅来提高稳定性。原则上,应清除和更换薄软土。当软土层较厚时,如果填土高度超过软土的允许临界高度(指未采取任何加固措施的路基最大填土高度),则适合加固。必要时应计算临界高度,并对软土路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
浸水路堤不仅承受自重和交通荷载,还承受水浮力和渗透水动力压力。水位的浮力取决于浸入深度,而渗透水动力压力取决于水的落差(斜率)。水位变化对路堤的不利影响除水流方向外,如果水位急剧下降,渗流速度高,坡度陡,则容易带出路堤内的细土颗粒,动水压力使边坡失稳。必要时,应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设计路基高度时,路肩边缘应高于地表水,并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毛管水和冻结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受地表水和地下水威胁的地区,道路槽底高于不利的季节性水位,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安全高度。但城市道路路基的高度(设计标高)必须根据城市竖向规划确定,这是城市道路路基设计与公路路基设计的重要区别之一。在已形成街道或已确定竖向规划的地区,一般很难根据路基的临界高度(路基干燥、中度潮湿、不利季节潮湿时,从路槽底部到地面水位和地下水位的最小高度)来确定路基高度。对于未建街道、未确定城市竖向规划的区域,路基高度可按“路基临界高度”要求确定。
现行建设部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在不利季节,路槽底部最低点以下土壤平均液体指数的数值控制按以下规定确定土路基的干湿类型:平均液体指数大于100,为过湿类型;平均液体指数075100,湿;平均液体指数为050O75,为中湿型。平均液体指数小于0.50,是干的。
路基临界高度可根据土质、气候等因素和当地经验确定。
路基的干湿状态和湿软路基的处理直接影响路面结构和厚度的设计。
在软土或沼泽地区修建路堤时,后期沉降远远超过一般路基的沉降,因此应根据软土的不同情况,如性质、厚度、分层、施工排水条件等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路面设计和应用效果必须与路基良好的排水和防水措施相辅相成。同时,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了路基路面积水的可能性,使得排水和防水更加重要。当地下水位接近或高于路槽底面标高时(如部分立交桥下的路基),或地下水流向路基时,应设置地下排水设施,切断地下水流,排干路基,降低地下水位;当地下水位或地表水位较高时,路基处于湿滑或过湿状态,不宜增加路基设计高度。必须设置防水设施,改善路基土的湿度状态。
从地基承载力与下卧软弱层深度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地基承载力随着下卧软弱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